䴓字的意思解释

  • 拼音:shī
  • 部首:
  • 笔画数:9
  • 五笔:
䴓(鳾) shī
一种鸟。体型较小,背部青灰色,腹部黄褐色,嘴长而尖,脚短爪硬,善攀援树木。主要啄食树上的昆虫和植物种子。
普通鳾(Sitta europaea)俗名蓝大胆,穿树皮、松枝儿、贴树皮。体型似山雀,体色灰蓝,腹面棕色,头颈两侧可见黑色纹,由鼻孔一直伸到颈侧,尾羽短。是我国分布广泛的山林中的鸟类,在300-3,200米的山林间、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和针叶林内都可见到,有时也活动于村落附近的树从中。能在树干向上或向下攀行,啄食树皮下的昆虫,亦有时以螺旋形沿树干攀缘活动,鸣声似“zhe-zhe”。性活泼,不停的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上,当遇惊吓时,可以发出“der-der”的急叫声。鸣声多样,优美动听而具旋律。

部首:鸟;

【名】
䴓鸟。䴓科(Sittidae)的任一种鸟,主要是个体小,翼长,尾短,攀登树干和树枝,其特征和习性介于旋木雀和山雀之间。如:丽䴓、绒额䴓、巨䴓、淡紫䴓 、白脸䴓、滇䴓、白尾䴓、栗腹䴓、栗臀䴓、普通䴓(图)。
字典意:身体约长三寸,嘴长而尖,背部苍灰色,翅膀的羽毛黑色,胸部白色,腹部淡褐色。生活在森林中,吃害虫。笔顺:
笔顺说明:提为横,点为捺,竖勾为竖,横折或竖提都为折。